花花綠綠的報紙越來越多越來越厚,直接促使新聞紙板塊一路高歌猛進。投資者一面笑看云起,一面卻暗暗擔憂:入世近在眼前,處于保護狀態(tài)的新聞紙行業(yè)會不會就此江山變色?市場人士認為,對于入世來說,新聞紙行業(yè)雖有遠慮,卻無近憂。
壓力顯而易見幾年前,我國新聞紙廠家提起了我國第一例反傾銷訴訟,官司最后雖然勝利了,但也給人們留下了新聞紙行業(yè)容易受沖擊的印象。
江西紙業(yè)(600053)證券部藍日明認為,從目前的行業(yè)來看,新聞紙行業(yè)屬于一般性競爭,不是充分競爭行業(yè)。加入世貿組織以后,國外公司可以很方便地進入,由于新聞紙行業(yè)是資本密集型行業(yè),國外資本雄厚的大公司很有競爭力,而目前國內公司的產品質量、價格和管理都處于相對弱勢,因此,壓力是巨大的。
西南證券研究員張鵬認為,國內外新聞紙廠在生產成本方面的差距很大,比如我國新聞紙的噸紙清水消耗量為200立方米,而國外只有20立方米;我國南方木材的價格為每立方米65美元,而歐洲僅為35美元;我國一個年產17到18萬噸的新聞紙廠,在職職工有四五千人(還未包括退休人員),而國外一個年產60萬噸的新聞紙廠,職工最多不超過1000人。
他說,從歷史看,1996年以來大量國外新聞紙涌入我國市場,對國內新聞紙生產廠家造成了巨大的壓力,當年國內新聞紙生產廠的收入平均下降了24%,庫存增加了175%,利潤下降了88%,以吉林紙業(yè)(0718)為首的國內9家新聞紙生產廠——吉林紙業(yè)、江西紙業(yè)、福建南紙(600163)、黑龍股份(600187)5家上市公司和廣州造紙廠、岳陽造紙廠、石峴造紙廠、鴨綠江造紙廠只得向外經貿部提出反傾銷申請。
眼下問題不大資料顯示,1995年以前,中國市場上還基本上是九大新聞紙廠的天下,進口量不大;1996年以來,進口新聞紙大量涌入,當年的進口量為36.5萬噸,比1995年增加6倍,相當于國內新聞紙總產量的42%;1997年進口量更高達45.3萬噸,占據了國內市場的一半份額。
1997年,國內九大新聞紙廠向外經貿部及國家經貿委提出對來自美國、加拿大、韓國的新聞紙進行反傾銷調查的申請。經過為期一年的調查,外經貿部公布了反傾銷調查的最終裁定,決定在今后5年內對來自美國、加拿大、韓國的新聞紙廠家征收9%到78%的反傾銷稅。這樣,在2003年以前原產于這些國家的進口新聞紙將很難進入中國市場。因此,現(xiàn)在以及今后一段時間的國內新聞紙市場對國內大新聞紙生產企業(yè)比較有利。
張鵬認為,目前,80%以上的市場份額由11個最大的新聞紙企業(yè)占據,各家都有自己的長期固定用戶,供求關系比較穩(wěn)定,只有對一些新的用戶才存在一定的競爭,而進口紙在國內市場上只占20%左右份額。
另外,讓國內廠家得以暫時喘口氣的因素還有,從1996年起歐洲和北美市場紙張消費量連續(xù)4年增長,并且還在繼續(xù),市場預測明年世界新聞紙價格增長率可能高達15%-20%。張鵬認為去年漲價前國內九大新聞紙生產廠家的平均成本在520到530美元/噸左右,而國外新聞紙的成本估計在420美元/噸左右,差距在20%以上。但黑龍股份證券部人員認為,現(xiàn)在國際上新聞紙的價格已經在700美元/噸左右。
技改迫在眉睫據有關部門介紹,2002年我國紙品的關稅將降到8%,2005年降到5.3%,其中新聞紙作為一種特殊的紙品,會有一個保護期,2005年新聞紙的關稅降到8%,2008年降到5%。因此,從現(xiàn)在算起,我國新聞紙生產企業(yè)還有5年左右的保護期。專家認為,如果能在這個期間內擴大規(guī)模,提高質量,把制造成本降低到400美元/噸以下,還是有希望與進口新聞紙一爭高下的。
國內不少廠家近兩年都加緊技術改造、與國際接軌的步伐。其實這兩年國內市場的現(xiàn)狀是,即使在去年新聞紙走俏的情況下,缺口也只集中在高檔新聞紙部分,低檔產品仍然賣不出去。國際國內因素加起來,技改就顯得迫在眉睫。
去年上半年江西紙業(yè)通過配股募集資金11714萬元,計劃全部用于其年增13.6萬噸高檔彩色膠印新聞紙項目的前期子項目上,以生產高品質的漿料來保證公司生產出高品質的新聞紙。去年11月,公司與奧地利、芬蘭、德國等國的5家公司簽訂了總投資13.4億元的新聞紙生產系統(tǒng)技術改造工程的設備引進合同,該項目竣工投產后,江西紙業(yè)新聞紙生產規(guī)模將達到25萬噸/年。藍日明表示,公司技改完成后,是可以與國外大公司競爭的。
福建南紙“年增產12萬噸彩色膠印新聞紙技改項目”去年底投產后生產能力已突破12萬噸,產品仍滿足不了國內用戶訂貨需求。代表當今世界最先進技術的高速新聞彩印紙機組在福建南紙建成并順利投產,使得福建南紙成為我國唯一能夠生產高檔新聞紙的國有企業(yè),并從此一躍成為中國新聞紙業(yè)的龍頭老大。因此,福建南紙證券部李先生覺得加入WTO對公司“影響不是很大”。
黑龍股份引進了芬蘭VALMET公司最新型號的造紙機,目前正在進行17萬噸彩色膠印新聞紙項目。公司證券部人士認為,技改完成后公司產品各項指標都會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在運輸條件占優(yōu)的情況下,入世不會對公司有太大影響。
外資企業(yè)已成心腹大患雖然近兩年國外環(huán)境不會有太大變化,不過新成長起來的外資企業(yè)上海泛亞紙業(yè)有限公司和龍巖造紙實業(yè)公司已經成為國內廠家的心腹之患。
藍日明說,反傾銷以后,國外廠家把商品輸入改為資本輸入,在國內建起獨資或合資工廠,致使現(xiàn)在國內的競爭也非常激烈。張鵬說,1995年以來,造紙行業(yè)進入了低谷時期,美國、加拿大等國的大型造紙企業(yè)都在積極開拓國外市場,特別是發(fā)展中國家的市場。隨著WTO的一步步臨近,降低關稅、給外商投資企業(yè)國民待遇都是不可避免的,在進口增加的同時,國外的一些大型跨國公司在我國建立的合資或獨資企業(yè)也會增加。
他舉例說,比如上海泛亞,一期新聞紙生產能力為12萬噸,原料采用100%的漂白脫墨漿,制造成本至少比國內的先進企業(yè)低200元/噸,投產兩年利潤額就超過了國內所有的新聞紙企業(yè);加拿大阿爾比提公司也正在積極籌備在福建設立新聞紙公司。
據專家預測,未來若干年,國內新聞紙市場將逐漸為三種不同類型的供應商分占:一類是九大新聞紙廠,占60%左右;一類是國外廠商及其在我國的工廠,估計可以占30%左右;一類是國內的小型廠,它們設備簡單,經營管理比較靈活,可以在夾縫中找到用戶,保留10%左右的份額。但從趨勢看,外國大公司所占的比例有越來越大的趨勢,國內新聞紙企業(yè)將面臨越來越大的市場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