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人口普查局發(fā)布的貿易數據顯示,2019年,國內進口美廢總量為580萬短噸,相比2018年減少了250萬短噸。在進口廢紙管控的大背景下,2020年,國內美廢進口量或將繼續(xù)降低,大批中小紙廠即將迎來生存挑戰(zhàn)。 2019年國內美廢進口量下降250萬短噸 2月5日,美國人口普查局(隸屬于美國商務部)發(fā)布了貿易數據。2019年,美國廢紙,包括OCC、混合紙、新聞紙等在內的商品出口總量合計1810萬短噸,同比減少290萬短噸。這是自2006年以來,美廢出口量最少的一年,下降幅度也是自2000年以來最大的一次。 毫無疑問,美廢出口量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中國市場進口的減少。2019年,中國進口美廢相比2018年減少了250萬短噸,占減少總量的86.2%。另一個原因則是,在過去的18個月里,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qū)實行了限制進口廢紙的措施,從而減少了美廢的進口。 從廢紙種類來看,OCC(美國11#廢紙)出口量減少最多,2019年相比2018年減少了190萬短噸。而在2018年,OCC的出口量比2017年增長了260萬短噸,達到了有史以來的新高--1250萬短噸。 分國家及地區(qū)來看,美廢最大的出口市場仍然是中國,總量為580萬短噸。至于其他國家,印度為330萬短噸,墨西哥為150萬短噸,越南為120萬短噸,韓國為110萬短噸,臺灣地區(qū)為100萬短噸,印度尼西亞為99萬短噸,加拿大為95萬短噸,泰國為58萬短噸。 環(huán)保部重申:年底基本實現洋垃圾零進口 2020年是禁止洋垃圾入境,推動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的收官之年,進口廢紙的管控將更為嚴格。1月17日,在生態(tài)環(huán)境部例行新聞發(fā)布會上,發(fā)言人劉友賓再次重申:力爭2020年年底基本實現固體廢物零進口,全面完成各項改革任務。 在2019年的工作中,劉友賓表示,各部門堅持精準調控,持續(xù)削減固體廢物進口種類和數量;保持高壓態(tài)勢,切斷洋垃圾走私供需利益鏈;以進口廢物為主營業(yè)務的骨干企業(yè)聚焦國內市場,加速布局國內廢紙回收渠道,倒逼國內再生資源行業(yè)從“小散亂”轉為規(guī);哔|量發(fā)展。 由此可見,2020年,進口廢紙的再次大幅減少幾乎已成事實,有業(yè)內人士甚至預測2020年全年進口廢紙的總量將在550萬噸-650萬噸之間。而美國是最大的進口廢紙來源地,占據總進口量的40%左右,那么以此類推,2020年美廢進口量大概在220-260萬噸。 這意味著,不少造紙企業(yè)將要面臨兩大難題。一是原料短缺,國廢成本升高;二是由于難以獲得足夠的美廢,部分紙企可能會降級生產或者轉產100%國廢的瓦楞原紙。 注:1短噸等于0.907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