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紙行業(yè)門戶網站
 首頁 > 新聞中心 > > 正文 搜索關鍵字       
臺灣生活用紙持續(xù)低價競爭
 
http://ordinalmonkey.com  2015-06-19 互聯(lián)網

  臺灣省內生活用紙市場近期價格競爭情況并無太大變化。然而由于第三季度新產能投產,將造成供過于求的預期心理氛圍逐漸形成。后市值得繼續(xù)觀察。

  去年以來臺灣省內生活用紙市場經過后發(fā)品牌APP旗下“金盛世”的“唯潔雅”、“倍舒柔”等系列的強勢價格競爭后,市場品牌結構重組,雖然市場前3大品牌依然三足鼎立(舒潔、五月花、春風),但其高價位已被迫下降;再者中部歷史悠久的區(qū)域性老品牌“純潔”、“百吉”、“信潔”等市場價格與后發(fā)品牌相當,且產品品質相近,在無成本優(yōu)勢的情況下,也只能把資源集中在其中一個品牌(百吉),其余黯然退出市場。可以說,后發(fā)品牌“倍舒柔”等系列產品的崛起并在市場上穩(wěn)固立足,成為了市場第四大品牌,主要是在消費需求平淡的市場環(huán)境中,價格策略應用成功所致。直至目前,價格導向策略依然活躍于各主要廠商,從大賣場的情況來看:市場龍頭品牌金佰利旗下的“舒潔”系列,抽取式衛(wèi)生紙最高價位每包達13.25元臺幣,但其副品牌“可麗舒”每包可低至7.4元臺幣;永豐余旗下的“五月花”,每包最高價位可達9.9元臺幣(100抽),而副品牌“得意”則低至每包7.75元臺幣左右;第三大品牌正隆生產的“春風”,最高價位每包可達9.9元臺幣(100抽),但歸屬低價位的副品牌“雪柔”促銷價則低至每包6.58元臺幣左右。不過,已達10%市場占有率的后發(fā)品牌“金盛世”下屬的“倍舒柔”最高每包也有9.9元臺幣(150抽),甚至“唯潔雅”系列每包更低至6.08元臺幣。至于平板式衛(wèi)生紙(每包300抽,6包1提)平均價位則多在95元臺幣以下,賣場自有品牌則約75~79元臺幣。不過,雖然不同品牌同類產品價位相近,但也會因抽數、尺寸、規(guī)格的不同而呈現(xiàn)不同的價差,基本上各家抽取式衛(wèi)生紙抽數多以100抽,110抽為主,但也有高達150抽的,所以相同價格,抽數多的自然較便宜。業(yè)界認為,市場低價位的激烈競爭,對生活用紙廠而言,根本是“流血大車拼”。

  業(yè)界指出,目前臺灣省內生活用紙市場新的品牌結構已經形成。而在價格競爭下,既有主要品牌(前3大)的高價位已明顯下降,而低價位更是隨處可見,尤其配合大型超市的促銷活動更為頻繁,業(yè)者已無利潤可圖,只是如未達成穩(wěn)定量、價的共識,市場低價競爭必將持續(xù)。

  品牌在低價位徘徊已經是業(yè)者難以承受的重擔,而產能過剩則是另一項隱憂。依據造紙公會的統(tǒng)計,近年來,臺灣省內除衛(wèi)生巾與嬰兒、成人紙尿褲之外的生活用紙,每年供需大致上都在20多萬噸,每年增減幅度都低于5%,可見臺灣省內的生活用紙市場已進入成熟的低增長期,再增長空間有限,若有新品牌加入競爭,那也只是市場占有率的“乾坤挪移”罷了,就是品牌間的此消彼長而已,所以多年來生活用紙供需變化不大。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生活用紙市場產銷大致上每年約為20萬噸,但內外銷市場卻各有消長。依據造紙公會的統(tǒng)計,生活用紙省內銷量從2010年到2014年的五年中,多在18萬噸左右,甚至還呈現(xiàn)逐步小幅萎縮情形,2010年省內銷量為18.67萬噸,是五年中的省內銷最高量。到2014年降至18.43萬噸,期間2013年還曾下降至18.03萬噸。相對于臺灣省內銷的衰退,外銷市場卻蓬勃發(fā)展,2010年的生活用紙外銷量也不過1.35萬噸,但已比上年增長了66.8%,之后的幾年幾乎都呈現(xiàn)2位數的增長,2014年雖僅有個位數增長,卻也有5.6%,還倍數于生活用紙整體銷量的增長率,外銷量已達2.3萬噸,五年來增長高達70%。此外,進口衛(wèi)生紙原紙近五年來也呈現(xiàn)高幅增長,即由3萬多噸增至5萬多噸。業(yè)者認為,這幾年如果生活用紙生產廠沒有積極拓展臺灣省外銷,則臺灣省內產能再加上進口數量,市場必然呈現(xiàn)供過于求現(xiàn)象,對價格已不易拉抬的生活用紙來說,恐怕雪上加霜,業(yè)界經營更為艱難。

  不過,為了鞏固市場占有率,前3大廠中,除金佰利外,永豐余及正隆都有擴建計劃,兩家均于去年宣布斥資增產,其中正隆決定斥資12.8億元臺幣,在竹北廠新設16號機生活用紙生產線,原定于今年10月投產,但預計可提前到9月份;而永豐余則是斥資5億元臺幣在清水廠新設9號生活用紙生產線,據悉預定今年9月投產,但隨后又因種種考量,可能延后實施。然而即使今年只有正隆1臺新機投入市場,因其月產能達3000~4000噸,市場預期一旦新機投產,供過于求情況將更加嚴峻,如何應對,業(yè)界必須早謀對策。

  但據指出,正隆多年來苦于原紙不足,必須外購補充,一旦新機投產,其大部分自用,多余才出售,因此釋放出市場的新產能應不如想像的多。究竟后市如何,值得進一步觀察。

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評論打印】【關閉
  我要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fā)言!嚴禁對個人、實體、民族、國家等謾罵、誣蔑、誹謗!
 
用戶名   匿名發(fā)出 
  相關新聞  
  ·如何提升廢紙利用率  ·亞太森博漿紙開展無償獻血活動
  ·沈陽 包裝體積超商品本身10%即為過度包裝  ·東莞6家應退出造紙企業(yè)未申報 將加強執(zhí)法監(jiān)管倒逼
  ·廣西賓市合山首家紙業(yè)加工企業(yè)試產  ·東莞立案查處紙廠違法用地
Copyright © 2000-2009.Beijing Luckcom Network Sci-Tech Co.,Ltd   
紙業(yè)網加入收藏夾
版權所有 恩佑科技 
010-60204993、18510100716
客服信箱:service@paper.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