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村民在制作白棉紙
走進貞豐縣小屯鄉(xiāng)龍井村,公路旁邊不少塑料棚搭的房子就是小屯古法造紙的生產車間了。記者了解到,當?shù)厝员4嬷惶淄暾囊詷淦、仙人掌為原料的造紙工藝,?2道造紙工藝古樸自然,與古人宋應星《天工開物》一書中所描述的完全一致,被譽為古代造紙術的“活化石”。2005年,當?shù)卣畬⒃撋a工藝申報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代表作并獲得成功!
依照該工藝造出的白棉紙韌性好、吸水、抗腐蝕性強,其保存期可上千年。當?shù)厝罕娂抑袀鞒袛?shù)百年的家譜,至今仍清晰可辨。隨著經濟的發(fā)展,由于加工復雜、產量較低等原因,白棉紙的生產受到了極為嚴峻的挑戰(zhàn),生產規(guī)模一度銳減,曾經生產作坊只剩下500多戶,從業(yè)人員也減到1000多人。在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成功后,傳統(tǒng)的白棉紙工藝在各級政府的扶持下又迎來了發(fā)展的春天,目前當?shù)貜臉I(yè)人員增加到2000余人,且生產出來的白棉紙供不應求。
“我們的生產的紙張現(xiàn)在市場上挺受歡迎的,已經賣到國外了!卑酌藜埞に噦鞒腥藙⑹狸柛嬖V記者,眼下,小屯村白綿紙的生意甚至做到了新加坡、韓國、日本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