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紙行業(yè)門戶網站
 首頁 > 新聞中心 > > 正文 搜索關鍵字       
保住“一江清水”,換來貧窮落后?
 
http://www.ordinalmonkey.com  2009-11-13 南方新聞網

   錢江源頭小縣城開化遭遇了生態(tài)補償的核心問題:該如何為損失的發(fā)展機會定價、補償?

  對于“錢江源”的頭銜,浙江開化縣人又愛又恨了10年。

  10年間,超過80%的森林覆蓋率,大氣水體質量、生物豐度指數、植被覆蓋率均名列全國前列……這個浙西小城在生態(tài)版圖上的分量,一天天地加重。

  但“經濟與生態(tài)”的天平,卻從未真正平衡過,在生態(tài)榮譽背后,卻是它從浙江經濟版圖上的加速退出。

  從原隸屬的金華地區(qū)經濟實力的第二名,一直跌到2001年開始,進入浙江省25個欠發(fā)達縣市行列,F在,它的人均GDP、農民人均純收入,甚至排名所隸屬的衢州市倒數第一。

                                圖/李伯根

  今天,開化縣的官員們忍不住抱怨這個頭銜,越來越像一道緊箍咒,“我們?yōu)橄掠嗡统隽艘唤逅,換來的卻是貧窮與落后。誰該為我們的犧牲埋單?”

  “我們也曾闊過”

  過去的輝煌愈發(fā)映襯著浙西小城如今的落寞!坝媱澖洕鷷r代,在當時的金華行署,開化的經濟一直名列三甲。”原開化縣縣長方秋華說。

  上世紀80年代,僅僅依靠采伐木材,“半米木頭是收音機,一米木頭是電視機,兩米木頭是拖拉機”。位于錢江源頭的齊溪鎮(zhèn)宣傳委員鄭建紅回憶。

  到了90年代初,開化亦曾提出工業(yè)立縣的戰(zhàn)略,依托腳下石煤和硫磺礦的資源,掀起了辦廠的熱潮,各鄉(xiāng)鎮(zhèn)興辦的造紙廠、水泥廠、各類礦山企業(yè)有數百家之多,年產值超過5億元,相當于當時開化年工業(yè)總產值的七分之一。

  原開化縣造紙廠廠長的錢根源老人回憶說,在那個萬元戶還非常稀罕的年代,很多造紙廠高管年終獎就有了一萬元。

  但“這些企業(yè)帶來經濟效益的同時也帶來了高污染,對生態(tài)的破壞幾乎不可修復!痹_化縣生態(tài)辦常務副主任余政權感慨道,“流到下游常山縣的出境水,常年是劣五類,全是黃的!

  污染一度威脅到“自己人”,當時硫磺礦眾多的開化縣本底鄉(xiāng),因為水體污染嚴重,尿路結石成了當地老百姓最常見的病。

  而當時作為錢江支流的池淮溪,則將水泥生產帶來的化工污水源源不斷地送到了下游的常山縣,一直流到了杭州。

評論】【推薦】【打印】【關閉
用戶
匿名發(fā)出
 ·造紙 ·印刷 ·銅版紙 ·牛皮紙 ·振興規(guī)劃 ·紙制品 ·包裝 ·出版 ·金融海嘯 ·環(huán)保 更多
·一江清水
Copyright @ 2000-2009.Pap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
紙業(yè)網加入收藏夾
版權所有 恩佑科技 
010-60204993、18510100716
傳真:010-51662132 客服信箱:service@paper.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