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消過毒的廢舊紙張卷成硬棒,再涂上漆,就制成了一次性使用的紙筷子。70歲的成德春老人于去年10月和今年1月相繼有兩項“新筷子”接到國家知識產(chǎn)權局《專利申請受理通知書》。雖然還沒獲得正式專利,但想想自己4年來的潛心研究有所收獲,他頗有一番成就感。
成德春是居住在昌吉市的一名退休干部。幾年前,他看到媒體呼吁停止使用一次性衛(wèi)生筷的報道,當時就對觸目驚心的林木消耗感到震驚。
2004年的一天,成德春老人用廢舊報紙為孫子做金箍棒時靈感突發(fā),能不能把廢紙卷成筷子呢?
成德春老人此后嘗試用廢報紙做筷子,但不是太軟就是長短粗細不均。通過多次實驗,老人終于找到其中訣竅,紙必須在50克以上(克是紙張重量的指標稱呼,重量越高,紙質(zhì)越好,50克對應的膠版紙厚度為0.63毫米),低于這個標準,筷子硬度就保證不了。
老人于去年向國家知識產(chǎn)權局申請專利。目前,他正在等待專利的確認。
此外,老人還利用收音機天線制作成了收縮筷子,最短只有7厘米。
成德春老人去年11月自費前往北京,參加了“中國節(jié)能減排論壇”。在論壇上,他還發(fā)出了《盡快保護有限的森林資源》的呼吁,向大家介紹了環(huán)?曜拥暮锰,希望盡快取消一次性木質(zhì)筷子的使用,讓每個人都能夠通過利用環(huán)?曜佣Wo我國有限的森林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