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紙漿廠對北部灣環(huán)境威脅 委員建議國務院采取措施
3月4日,記者參加了全國政協第十屆三次會議小組討論會。會上,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大學教授潘文石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他認為,目前我國北部灣沿岸正在加緊施工建設的多個大型紙漿廠的排污狀況尤其令人關注和擔憂。
據潘文石教授介紹,印度尼西亞金光集團的旗艦企業(yè)APP(亞洲漿紙業(yè)有限公司),在我國南方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投資活動。他們的投資目標是建立集營林、制漿、造紙為一體的產業(yè),其核心內容是長期大量租用宜林土地,用于種植原產于澳洲的速生桉,為其紙漿廠和造紙廠提供原料。令人擔憂的是,他們的投資僅僅是為了追求自身的商業(yè)利益,將以犧牲我國南方現有自然資源和損害當地人民的長遠利益為代價。如處理不當,造紙及其配套企業(yè)的大量有毒污染物,將會直接危及北部灣原已十分脆弱的生態(tài)系統,導致淺海乃至深海的上萬種魚類、甲殼類和軟體動物滅絕,從而威脅到北部灣沿岸上億人的生存環(huán)境。而且,該項目在未經充分科學論證的情況下便大規(guī)模啟動了,這將導致現存的問題變得更加復雜,僅靠地方的力量難以解決。
潘文石委員為此建議,請求國務院考慮采取適當的措施,促使APP與各地簽訂的“林漿紙一體化”項目不影響當地可持續(xù)發(fā)展。潘委員說,北部灣是我國18000公里海岸線上至今仍保留大面積清潔海水的海灣,在全球的生態(tài)系統中是一個擁有豐富生物多樣性的海洋熱點地區(qū)。北部灣是我國著名的漁場,它屬于熱帶和亞熱帶內海,有利于各種海洋生物的快速生長和繁殖。調查資源表明,北部灣魚類有900多種,蝦類200多種,經濟價值和產量十分可觀,還有許多科學、藥用價值的海洋生物和珍貴稀有資源。現有工礦企業(yè)和海上交通所產生的鉻、鎘油污和其他毒素,已經使北部灣的自然生態(tài)系統岌岌可危,再加上未來將從海南、湛江、北海遷至欽洲的兩個大型紙漿廠及其配套企業(yè)的污染排放物,必將加快其整個生態(tài)系統的崩潰速度。北部灣大部分為20米至50米的淺海,海流較弱,水體交換滯緩,污染物不易擴散。如果我們不有效控制沿岸的排污數量,這片蔚藍色海灣很快就會成為"垃圾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