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武漢晨鳴公司一系列環(huán)保項目的正常運行,如何及時處理污染治理過程中所生的黑泥、漿泥、白泥等廢棄物成了一個新的問題。為了變廢為寶,充分利用好這些廢棄物,近日,武漢晨鳴熱電分廠和晨鳴乾能公司正在實施將廢棄物與原媒混合燃燒的試驗,并已取得很大進展。
環(huán)保治理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主要有一廠污水處理廠產生的黑泥和葦茉、堿回收車間產生的白泥、二廠水處理車間產生的漿茉和漿泥。從4月15日起,熱電分廠開始將黑泥與原媒按1比10的比例混合在1號鍋爐進行燃燒,從5月下旬起,熱電分廠在4臺鍋爐均將黑泥、漿泥與原媒混合在一起燃燒,每日處理黑泥、漿泥40噸左右。
目前,針對黑泥和漿泥含水量較大不易燃燒的問題,熱電分廠正制訂改進措施降低其含水量,以更充分地燃燒黑泥和漿泥。
與此同時,晨鳴乾能公司也將漿茉、葦茉與原媒混和在一起放在一臺35噸的鍋爐里進行了燃燒試驗,試驗情況良好,目前漿茉、葦茉占燃燒物的比重已達到了50%以上,這一比重還在上升。堿回收過程中產生的白泥其主要成份是碳酸鈣,在晨鳴乾能公司130噸鍋爐燃燒物中,除了原媒外,還有10%是石灰石,因此,近段時間,晨鳴乾能公司技術人員一直在試驗用白泥替代石灰石與原煤配比混合燃燒。目前,技術人員正在改進白泥烘干設備,以使燃燒更充分。
據了解,這些廢棄物燃燒試驗獲得成功后,不僅會產生良好的環(huán)保效益,還會產生良好經濟效益。 |